" />
近期我們草根調研了冷鏈物流企業,結合調研和我們的研究認為:
下游冷鏈物流行業未來3-5 年CAGR 20+%。2014 年冷鏈規模超過1.12 億噸,同比增長22%。未來3-5 年仍將保持快速增長,主要因為:1)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斷提升,消費者對食品安全、品質和健康需求越來越高。2)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%,遠低于歐美的95%以上,未來提升空間較大。
冷鏈基礎設施投資繼續加大,冷鏈設備需求保持穩健增長。從“最初一公里”、“流通運輸”和“最后一公里”三個階段看,冷鏈設備行業中分別對應著預冷設備、冷庫儲存設備、冷藏車\冷藏集裝箱運輸設備、“最后一公里設備”等,其中,冷庫和冷藏運輸車是核心的設備環節,最初和最后一公里環節是潛在空間較大的環節。
預冷設備:潛在空間大,我國預冷保鮮率僅為30%,遠低于歐美95%。供需兩端高度分散,難以形成較大規模的龍頭企業。產品形態上,現階段并未有規模商業化的裝備需求出現。
冷庫:進入平穩增長階段,未來自動化冷庫發展潛力較大。2016年冷庫總容量有望超過1 億立方米,當年冷庫市場200 億元,其中制冷設備約60 億元。預計未來5 年冷庫市場規模平均200 億元年,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立體冷庫或是投資方向。其中,大冷股份、煙臺冰輪在制冷設備領域形成寡頭壟斷競爭格局。
冷藏車:預計未來5 年CAGR 10.5%,未來有望向輕型、多溫、電動發展。2015 年冷藏車保有量9.34 萬輛,僅相當于美國或者歐洲一年的增長量,人均僅為日本的1/10;市場規模超過80 億元/年。預計到2020 年市場規模達到150 億元/年,CAGR 11.8%。但制冷技術成熟,市場競爭激烈,標準化產品難以盈利。
“最后一公里”冷鏈裝備:潛在市場需求大,裝備種類與功能較為豐富(包括配送冷藏車、冷/冰柜、冷藏保溫箱、冷藏自提柜等),毛利率較高。但“最后一公里”裝備需求受冷鏈宅配的經濟成本制約,目前市場處于商業模式探索階段。
建議
冷鏈設備行業需求穩健,關注潛在空間較大、但尚未探索出規?;墒煅b備的預冷與最后一公里設備環節,關注漢鐘精機;推薦在冷庫設備環節優勢顯著的煙臺冰輪,關注大冷股份。
風險
冷鏈下游投資需求萎縮,設備行業新進入者增加。
圖片來源:找項目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