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限購的歷史看,限購到最后,一旦房地產稍有回落,就立即放松,從來沒有堅持到底,最近兩次的限購到放松限購,周期短到不到兩年的時間。限購的公信力和聲譽,其實已經降到了歷史的低谷。
10月初以來多地實施的限購限貸新政已產生成效,當前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。但是,無錫、長沙、鄭州等非限購城市,房價環比、同比漲幅均分別超過3%、16.9%以上,成為一道令人不解的風景。
已經步入初冬肅殺氛圍的深圳樓市又被潑了一盆冷水。11月深圳推出了3宗住宅地塊均采用了“雙限雙競”的掛牌出讓。按照最新規定出讓項目建成后,商品住房必須嚴格按限定的銷售均價和最高銷售單價進行銷售。這一雙限
數據顯示,10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,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降溫,房價環比漲幅快速回落。三線城市較為穩定,其中有7個城市房價出現下降。
樓市調控的效果在顯現,在限購限貸政策的影響下,不僅限購城市的交易量出現明顯下滑,比如,北京、上海的成交量環比上月同期分別下調了42%與16%。沒限購的城市,也出現了交易量明顯下滑的態勢。比如,一直被視為價值洼地,趕上
國慶期間熱點城市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,中國房地產市場重回限購限貸時代。本輪調控政策可能進一步擴大范圍或加大力度,但本輪調控的政策基調是維穩而非打壓。